日本“热死”57人,中暑后该咋办?
随着试管婴儿技术的日益成熟,越来越多不孕患者加入到”试管婴儿”助孕这一行列中来。进行试管婴儿技术治疗的准妈妈们经历了紧张的超促排卵治疗和取卵手术后,她们又迎来了胚胎移植。医生会此时根据患者的身体状况,推荐冻胚移植还是鲜胚移植。冻融胚胎移植(FET)是体外受精与胚胎移植(IVF-ET)的补充和延续,已逐渐成为辅助生殖的重要治疗手段之一。我们之前也有科普过如何选择冻胚或是鲜胚,以及冻胚移植的好处。
什么是冻胚移植?
有研究认为子宫内膜厚度的界值是9 mm,内膜厚度≥9 mm时移植胚胎的临床妊娠率与胚胎着床率更高。但也在临床工作中发现,即使子宫内膜的厚度≤6 mm的患者,也有将近三分之一的妊娠成功几率。因此,子宫内膜薄厚和种植成功与否并不一定相关,但内膜达到一定厚度以上的子宫比内膜薄的子宫获得胚胎种植的几率更高。
❷子宫内膜血流情况与容积
子宫内膜的血管生成与血流灌注呈周期性的变化,被认为与子宫内膜容受性相关,很多学者通过子宫内膜血流参数来研究子宫内膜容受性,该指标在评价子宫内膜容受性方面的价值越来越得到关注。
❸子宫内膜准备方式
冻融胚胎移植准备子宫内膜的常用方式有以下三种:自然周期、激素替代周期和促排卵周期。
自然周期适用于月经及排卵规律的患者,一般需要检测患者的血黄体生成素(LH)峰值并观察子宫内膜的发育和排卵情况来判断胚胎移植的时机。
激素替代周期一般适用于月经和排卵不规律,甚至无排卵的患者,但其移植时机较自然周期更易把握,临床应用比自然周期更广。
促排卵周期适用于虽然有规律月经,但在自然周期中卵泡停育或无优势卵泡,以及使用外源性雌激素刺激效果不佳的患者。
在临床中,如何根据患者的自身状况不同,选择合适的内膜准备方案,从而提高冻融胚胎移植成功率,提高临床妊娠率,减轻家庭经济负担、减轻国家医药卫生负担具有很重要的意义。